看差评写字十年了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经观智讯2025-07-24 03:04:52

Hello大家好,我是差评君。

一转眼,差评成立快有10个年头了。在这样的日子里,比起说一些煽情的话,我更想跟大家讲一些从未被大家所知道的关于差评的早期趣事。

梦开始的地方,是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天使村。说起那段日子,有些同事们经常形容差评是“怪物乐园”。

这里有留学回来结果应聘阿里客服被拒的人、有大学辍学创业导致现在没拿到本科毕业证的人、有在西湖边开设计工作室忙于给小餐馆设计菜单的设计师、还有一哥们来上班的时候正在读大三,他妈妈以为他被南派传销骗走了,准备停掉他生活费防止他买机票飞过来。。。

上面说的这些都已经算是最普通的档次了,还有些经历更怪的,写了我怕发不出来#doge#。

那时候,我们在公司附近租了两个回迁房,以便大家刚过来有临时住所。后来住不下了,有些刚过来的同事干脆睡在同事的客厅,床是宜家买来的上下铺,这下好了,更像传销窝点了。

不过还是有说话好听的同事强调这是沙发客,是正儿八经的硅谷创业精神。

我们最早的报销单

当时,大家拖稿还挺严重的,尤其是每天的头条,我们的推送时间之所以是23:59,主要还是因为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果一天有36小时,我们的推送时间可能就变成35:59了。

当然,我强调一下,这个拖稿不是因为懒,主要是因为总想再往里面加些东西,想把能做到的最好的内容给大家,而23:59成为了我们给自己设置的无论如何也要发稿的Deadline。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一哥们因此给自己的手机设置了每天23:45的闹铃,为了给自己营造出一种紧迫感,闹铃的铃声是“侦测到在途的聚变打击”。

结果某天推送结束后,另一个贪吃的同事问“你这个手机怎么天天晚上在大喊什么脆皮炸鸡啊,说的人馋死了”。

说起馋,大家当时年轻力壮,胃口都是极好的,文章推送完成后,虽然已经半夜12点多了,但各个都精神抖擞的喊饿,吵着要去吃宵夜。但那时候吧,公司附近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到处都是工地,唯一开到这么晚的店就是沙县小吃。

所以同事们在隔壁老余杭找到了不少味道不错又开得比较晚的店,一家名叫“六盘水凉都黄牛肉”,另一家叫“亚洲羊肉”,人称“差评必吃榜”,当时新来的员工得吃过这两家店,才算是真正入伙了。

谁能想到,现在黄牛肉火锅已经遍地都是了,有些甚至摇身一变成了各种“贵州Bistro”,而亚洲羊肉,前阵子据说房租到期搬家了,新店我还没去过。

既然提到半夜吃肉,那就一定要提一提半夜喝酒,当时公司的同事们,无论男女,个个都是酒蒙子。

在那些无数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夜晚里,有太多的话要聊,有太多的杯要干,有人喝到抱着垃圾桶狼嚎、有人喝到给自己对折、还有人酒后在群里狂发大额微信红包、有人酒后拿梳子当口风琴一顿吹,还有一位花名“肉哥”的女同事,喝完酒总是丢手机,人称“丢机酒鬼肉肉哥”。

最抽象的要数当时视频部门的导演,这哥们的风格,你一看他就会觉得他很导演,他工位脚下放着整箱的牛栏山二锅头,创作卡壳了就整两口。平时喝酒微醺的时候要跟人对诗,喝美了就要吉他弹唱或是跳舞,曾经在公司旁边的回迁房里跟另外三位同事(都是男的)酒后倾情演绎过《闻香识女人》中的探戈,并且循环播放了《一步之遥》。

类似的趣事有太多太多,今天先讲到这里,一方面我想留一些在以后15周年、20周年的时候慢慢讲,另一方面,我也很想听听你跟差评有关的有趣故事。

我们经常能收到一些私信,有人因为我们而接触到了某个新兴专业,最终努力考上了理想大学;

有人高中的时候看了文章特别想来上班,现在大学毕业了真的已经在我司码字了;

有人因为差评而跟另一半有了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而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有人因为看了差评而找到了方向创业成功;

还有人说以前自己看差评,现在孩子长大了能跟孩子一起看差评。。。

我相信,作为看了差评多年的读者,你一定有些话想讲给我们听,当然,也不一定要很多的内容,简短的一张照片、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简单有时往往更直击心灵。

由于公众号后台留言的字数和图片限制有点多,我们觉得小红书刚好合适。

当然,还有一个考量是,我们也希望各位差友之间也有机会产生集体交互,交个朋友,毕竟在公众号后台,各位只能与我们进行交互,没法跟其他差友交朋友。

差评编辑部将十年来

从大家身上获得的理解与感动画成一幅图案

再拆成了2359块拼图

封装在这个沉甸甸的金属块上

每一份都有独一无二的图案和数字编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