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续6年财务造假 (金通灵)6大责任人面临:刑事追,责

来源:红网 作者:苏冰中 编辑:环怀山 2025-07-22 23:04:55
时刻新闻
—分享—

陈韦荣

7月17日,一则重磅消息在资本市场炸开——金通灵发布公告,称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

原来,金通灵因连续6年财务造假,公司及6名高管被提起公诉。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让本就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泛起层层涟漪。

消息一经传出,次日金通灵股价开盘便大幅下跌。截至当日发稿,股价已跌至2.87元,公司总市值也随之缩水至42.74亿元。

众多投资者忧心忡忡,他们的资产安全仿佛瞬间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而资本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不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诚信问题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然而,金通灵并非今年财务造假的孤例。

公开信息显示,仅7月1日至7月17日的短短17天内,涉刑的上市公司即有5家。

7月4日晚间,锦州港发布公告,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其副总裁宁鸿鹏、曹成被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逮捕。

7月7日晚间,瑞斯康达公告称,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其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董事朱春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朱春城已被取保候审。

7月11日晚间,ST起步公告称,公司及前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董秘、财务总监共5名高管及1名供应链总监,集体被起诉。ST起步及其主要责任人被指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同日,ST东时发布公告,表示其实控人徐雄因犯操纵证券市场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1.7亿元。

01

财务造假长达六年

经检察机关指控,在2017年至2022年这长达6年的时间里,金通灵采用了多种极其隐蔽且恶劣的手段进行财务数据操纵。在项目进度确认方面,公司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

在实际项目进度远未达到预期的情况下,通过虚构进度,提前确认收入。例如,在一些EPC总承包项目中,实际工程可能仅完成了30%,但金通灵却通过伪造文件,将进度虚增到60%甚至更高,以此来提前确认大量收入。在产品销售环节,公司在产品还未发货时,就迫不及待地提前确认收入。

更为严重的是,在2017年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上海运能100%股权的重大交易中,金通灵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当时,上海运能的净资产仅1亿元,而金通灵却以7.85亿元的高价进行收购,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交易背后,涉嫌欺诈发行,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在与大名县草根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的业务往来中,金通灵频繁运用上述手段,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回顾这6年,金通灵的造假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金通灵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未发货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系统性虚增或虚减财务数据。

其中,2017年、2018年、2021年、2022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5.01亿元、5.5亿元、6893万元、153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46亿元、1.48亿元、7398万元、4332万元;2019年、2020年则通过虚减收入和虚增利润掩盖亏损。

其间,金通灵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33.10%、31.35%、101.55%、5774.38%、11.83%,导致公司相应年度报告涉嫌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以上违规事实,2024年初,江苏证监局对金通灵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是该公司收到的第一张涉事罚单。彼时,金通灵及其4名相关人员被罚款570万元,其中,金通灵被罚150万元;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被罚最重,为200万元。

02

净利润持续亏损

除了财务造假等问题,金通灵本身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公司近五年净利润持续亏损,现金流也一直为负。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87.74万元,同比减少197.51%。同时,因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出增加及部分账户资金被冻结,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0.02万元,同比减少180.79%。

此外,金通灵还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据公司公告,截至5月24日,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机构的债务逾期本金为1.9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95%。

如今,金通灵被公诉后股价的大跌,警示着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时,不能仅仅看表面的数字,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03

经营管理混乱

金通灵的财务造假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极度混乱。从高层决策到基层执行,各个环节都暴露出严重问题。在财务造假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协同操作。

财务部门作为造假的核心环节,伪造文件、篡改数据,完全无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业务部门则配合虚构业务进度,对一些尚未完成的项目,虚报进度,与财务部门的造假行为相互呼应。

这表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本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部门,却在利益的驱使下,各自为战,甚至为了达成虚假业绩目标而不择手段。公司的治理结构可能存在严重缺陷。

长期的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也严重侵蚀了公司的竞争力,尤其在新兴业务布局上,给公司带来了致命打击。

金通灵原本在氢能压缩机、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兴领域有所布局,这些新兴业务被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若公司能够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不仅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来源,还能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然而,由于财务造假导致公司信誉受损,融资渠道受阻。

资金短缺使得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不足。在氢能压缩机研发项目中,因缺乏资金,公司无法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无法吸引高端人才加入研发团队。这导致产品研发滞后。

原本有望借助行业发展东风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兴业务,如今因财务造假陷入停滞,错失了发展的黄金机遇,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困境。

04

结语

说到底,金通灵这事儿不是结束,更像是个醒目的路标。连续6年造假,从虚构收入到欺诈收购,把财务报表变成“魔术道具”,最终把自己拖进刑事诉讼的泥潭,这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也是对市场规则的公然挑衅。

再看看7月这波密集的涉刑公告,从锦州港到ST起步,短短半个月5家公司栽了跟头,金额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隐蔽,这说明财务造假的歪风还没刹住。

但反过来想,监管层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狠——从行政处罚到刑事追责,从罚款到牢狱之灾,违法成本正在实实在在地提高。

对上市公司来说,金通灵的教训够深刻了,靠造假撑起来的“业绩泡沫”,迟早会破。与其在财务报表上耍小聪明,不如踏踏实实搞经营。现在市场不缺眼睛,更不缺规矩,想蒙混过关?难了。

资本市场的根基是信任。只有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让老实经营的企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个市场才能真正健康起来。金通灵们的故事,该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反面教材”了。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来源:红网

作者:古勋宪

编辑:林宛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ke.jxgbpx.cn/otnq/93974_3913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