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田固态(电池工厂)投产 :中国新能源29%车被掐住命门

来源:红网 作者:买芊芊 编辑:杨世豪 2025-07-21 13:12:05
时刻新闻
—分享—

嵇冷之

在栃木县274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里,湿度被死死压在0.1%以下——比医院手术室还苛刻。本田这条全球最长的固态电池生产线,正以430亿日元的赌注轰然启动。当机械臂抓起硫化物电解质薄片时,隔壁中国的宁德时代实验室里,工程师盯着刚装车的半固态电池样品,手心全是汗。

续航破千公里,日本甩出王炸

本田的固态电池参数堪称核弹级:充电10分钟续航800公里,零下30℃照样跑,成本还要再砍40%。这意味着什么?东京到福冈一口气跑完不用充电,而中国车企还在为“真实续航700公里”绞尽脑汁。更狠的是,本田把电池塞进摩托车甚至飞机,摊薄成本的玩法,中国至今无人敢跟注。

专利高墙锁死,中国被卡脖子

北京电池专家私下承认:“硫化物电解质78%专利在日本手里,我们翻墙至少三年。”当宁德时代半固态电池刚上车测试,比亚迪实验室数据尚未解密,本田的GWh级产线已开始试产,2028年就要装车上市。这场面像极了当年液晶面板大战——日本把技术堡垒筑成天堑,后来者只能跪着交专利费。

中国底牌:规模战换道超车?

中国车企并非坐以待毙。950万辆的年销量是日本全球销量的三倍,靠规模效应就能拖垮对手。蔚来在全国狂铺2000座换电站,宁德时代钠电池已杀进电动两轮车市场,工信部更酝酿强制技术共享的国标。有车主直言:“本田固态车卖30万我照样选国产,省下的钱够充十年电!”

生死赌局,没有退路

本田生产线每前进一米,都在撕开中国新能源的遮羞布:当固态电池彻底解决起火隐患,中国年均烧毁3.5万辆电动车的纪录成了致命污点;当日本成本再降40%,中国靠磷酸铁锂降本的路还能走多远?这场电池战争早已超出技术范畴——是让中国车企沦为“高端组装厂”,还是用市场换时间杀出血路?答案就藏在车间0.1%的湿度里,藏在中日工程师的每一次参数较劲中。

固态电池的产线轰鸣声,既是战鼓也是丧钟。当本田将电池塞进飞机那刻,中国车企该醒悟:靠补贴和营销的时代结束了,要么用规模压垮专利墙,要么被技术代差彻底淘汰!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来源:红网

作者:姒自怡

编辑:李恭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ke.jxgbpx.cn/otnq/78963_5009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