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全新一代Stelvio专利图的那一瞬间,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
作为一个曾经被初代Stelvio圈粉的人,我对阿尔法·罗密欧的情感,可以说是既爱又恨。爱的是它骨子里的意式浪漫和操控快感,恨的嘛……就是这家伙总是把自毁前程当成日常操作。
而这一次,全新Stelvio换代,基于STLALarge平台,支持混动、纯电双路线,乍一听很“时髦”,但我实话说:这一次,阿尔法可能又把自己玩儿砸了。
先说最大的问题——油电同台的尴尬。
STLALarge本质上是个偏电气化的平台,但为了兼顾传统燃油,做了不少妥协。导致什么呢?
车身比例失调了!
从专利图上可以看得出来,L113的缩短使得Stelvio的前悬比例有点奇怪,整体车身也变得臃肿了不少,失去了初代那种紧致、运动、极具爆发力的视觉冲击感。
这就像一个原本练了八块腹肌的健身达人,突然被要求变成“中年宽背款”,怎么看怎么别扭。
作为曾经试驾过老款2.0T高功版Stelvio的人,我很清楚它最打动我的地方:一脚油门下去,车身轻盈、方向盘指哪打哪,那种介于小钢炮和豪华SUV之间的独特调性,真的让人上头。
但现在,全新Stelvio为了适配电池包,把底盘做得又厚又重。对不起,这已经不是那个轻盈的意大利猛兽了,更像是穿着西装的电动假小子。
当然,话不能说死,外观设计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次阿尔法在外观线上,明显比同门的GiuliaEV更激进。前脸的三叶式格栅做了保留,但整体线条收紧,视觉冲击力很强。大灯组也换成了更细长的刀锋式造型,战斗感拉满。
可以说,光论颜值,这台新Stelvio至少还能靠脸再撑个三到五年。
但问题是,在新能源时代,光有颜值远远不够——大家想要的是智能化、续航、成本控制和售后服务……这些,阿尔法以前就做得一塌糊涂,现在很难相信它能一夜长大。
再说动力配置,目前看混动版和纯电版都会有,预计混动版搭2.0T+电机,纯电版可能做到500km以上续航。但老实讲,在如今动辄800V高压平台、900km续航随处可见的环境下,阿尔法这种传统改电的模式,很难真正打动新能源用户。
而且更现实一点讲,阿尔法的品牌号召力在国内已经很弱了。靠几百台Stelvio撑门面的岁月早就过去了。
不管新Stelvio外观多么杀,智能化和动力系统如果跟不上,最终也只会沦为一款“小众自嗨”的产品。
如果你问我:
“新Stelvio还有必要买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是个死忠阿尔法粉,情怀至上,可以考虑;
如果你是理性消费者,抱歉,现在这个时代,钱包才是唯一信仰。
当然啦,也不能完全否定阿尔法·罗密欧的努力。至少,它还在坚持用激情去雕刻机械感,没像其他欧洲品牌一样,直接堕入平庸。
但在电动化转型这条路上,光有浪漫,不够。要想活下来,阿尔法得先解决自己的“慢半拍”和“高冷病”。
最后提醒一句,专利图好看不好看,真没那么重要。量产版出来以后,才是见真章。
当年初代Stelvio也没人看好,结果靠颜值和操控,硬是活了八年。
这次换代,能不能再撑五年?说实话,我也挺想赌一把,但更怕它又让我失望。
李瀚明进一步分析,西安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飞国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加上西安产业发达,又是旅游胜地,这些因素让西安国内客流常年处于高位,间接影响了打造国际枢纽的必要性。此外,也是因为接近国内几何中心,西安无论哪个方向的洲际航线,都得使用宽体机。二线枢纽用宽体机飞国际线,往往存在客流不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