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7月8日消息,据日本总务省周二发布的2025年白皮书显示,日本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使用率上明显落后于全球领先国家。白皮书指出,2024财年仅有26.7%的日本民众表示使用过此类工具,尽管这一数字较2023财年增长了约三倍,但仍远低于美国和中国等AI领先国家。其中,美国的使用率高达68.8%,而中国的使用率更是达到了81.2%。
IT之家注意到,白皮书强调,人工智能是未来数字社会的核心支柱,呼吁日本各界加大推广力度,推动其在各行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从年龄分布来看,日本年轻一代对生成式AI的接受度更高,尤其是在20多岁的人群中,使用率达到了44.7%,他们主要将该技术应用于搜索、内容总结和翻译等场景。
然而,许多未使用生成式AI的人士表示,他们认为该技术在其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并非必要,或者不清楚如何使用。
在全球范围内,生成式AI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这些模型能够理解上下文并生成自然的回答。目前,这一领域的竞争主要由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和中国的初创企业主导。
尽管如此,白皮书也指出,日本在该领域也在取得进展,正在开发一些规模较小但功能强大的模型。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