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来
作者/质子
编辑/嘉嘉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要求三家平台规范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在监管部门约谈后的首个周末,这场补贴打仗从“0元购”变成了大额红包返现等。
要知道监管部门的多次约谈,就要让外卖餐饮行业公平竞争,提高“平台-餐饮商家-消费者”三方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实现行业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
但可惜的是,外卖平台大战没有完全熄火,原因很简单——科幻小说《三体》中的猜疑链,在黑暗森林中,谁都不敢放下“补贴”。
【1】外卖大战开启
今年4月,外卖平台掀起了一波补贴潮,其中以咖啡、奶茶这些年轻人高频饮品作为切入点。
以瑞幸咖啡为例,一杯橙C美式在瑞幸小程序上价格为7.9元,而在京东外卖上,获得价格补贴后,一杯的价格只有1.68元。
而瑞幸只是外卖补贴的缩影,库迪、古茗、书亦烧仙草等茶饮咖啡品牌都获得了销量暴增,在今年4月,靠着新外卖平台补贴,古茗月销量突破600万单、书亦烧仙草销量超90万单、库迪咖啡更是超过2000万单。
但这场以咖啡餐饮为起源持续至今的外卖大战,带给整个行业的并非繁荣,而是形成了“外卖平台-餐饮商家-消费者”三方的内卷发展。
首当其冲的便是餐饮商家。
订单数量增加不意味着利润的同比增长,据金融界报道:茶饮店单量暴增5倍,但利润缩水50%以上,部分门店每杯奶茶利润不足1元。
“各平台都是百亿补贴开战,但其实最受伤的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每10元,平台只出3元,商家要补7元!大头都是商家出的”,嘉和一品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京京表示。
对消费者而言,补贴获得的低价格不代表同样的品质和服务。
为了满足订单暴增的需求和降低成本,一些餐饮门店甚至会偷工减料。7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调查数据显示:68%用户认为补贴存在“价格套路”,41%消费者担忧餐品质量会因补贴缩水。
而北京、上海等地12315平台数据显示,7月餐饮类投诉同比上升27%,其中“实物与宣传不符”占比达39%。
从投诉率上升和餐饮商家的表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场外卖带给餐饮行业的不只是订单量的暴增,还有为了兼顾成本和订单量,部分商家会降低品质和服务质量的问题。
这就会在部分程度上让外卖餐饮行业陷入了一个“低价格-高订单量-更低价格-更低品质”的内卷式循环当中,这样的发展真的是消费者和整个餐饮行业所希望看到的吗?
【2】外卖大战依然继续
“商业竞争的本质不该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赢”,日前湖北日报发表了《国家叫停外卖大战,“烧钱内卷”不可持续》的评论,称当下的外卖商战非理性竞争,将会扰乱外卖餐饮市场的正常秩序。
今年5月、7月,市场监管总局就约谈过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其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在此期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率先表示:“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没意义”,呼吁行业理性挤泡沫;
京东方面表示:此次外卖“0元购”“满18减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
淘宝闪购表示:接下来会在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有效带动消费内需,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并充分做大市场容量,破除“内卷”式竞争。
虽然市场监管总局频频约谈,各大外卖平台也积极表态,但从4月至今,外卖行业仍有竞争,即便是在7月18日被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后,这场持续三四个月的外卖商战并没有停下来,只不过从0元购、请喝奶茶转向了外卖红包、补贴券这样的大额活动。
7月19日,淘宝闪购开启了“超级星期六”,包括19元的无门槛红包和0.01元喝奶茶,其中“奶茶咖啡”区给出了“满12减8”的优惠;
饿了么推出社交分享免单,消费者领券分享后,即享受免单福利;
美团面向会员发免费冰淇淋券,早餐中餐时段还有多张餐饮券发放;
京东秒送在“咖啡奶茶”专区推出了“满6减5”的餐补券。
约谈后,外卖补贴大战还在继续,平台间补贴力度不减。
【3】外卖大战不能停
外卖商战带来订单量的增加,但也会存在商家餐饮品质的下降、消费者投诉率的提高以及外卖平台自身的持续亏损等问题。
高盛研究报告显示:仅在6月单季度,三家平台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并预测:阿里巴巴外卖业务在未来12个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而美团的EBIT利润将下降250亿元。
平台因补贴亏损“流血”,同时监管机构又明确要求“反内卷竞争”,但为什么外卖平台不停止补贴呢?原因在于平台间的猜疑链。
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到的猜疑链概念:当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对方。
目前的外卖平台正处在这种猜疑链中。
数据显示:因为0元购、满减补贴等措施,外卖平台用户订单量高速攀升——在过去的两个周末,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淘宝闪购、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
这里就可以引入猜疑链的概念,因为即便一家停止补贴,但不足以确定另外两家是否继续补贴,一旦另外两家中的任何一家依旧采用补贴措施,那么意味着用户、商家都将涌向这个平台,从而确立该平台在外卖行业的霸主地位。
三家平台每家都不确定另外两家是否会同样选择停战,那么为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前期的投入,从理性上看,他们三家最安全、最理性的措施就是继续补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被监管员约谈后,三家都采取继续补贴的做法:
饿了么在社交媒体上全线出击。在微博平台上,#淘宝闪购超6款外卖只要1块9#登上热搜;在朋友圈上,饿了么“奶茶免单卡”“满25减25”“满18减18”的广告直接刷屏;在淘宝闪购上,新用户仍可以领到19元的无门槛红包,0.01元喝奶茶;老用户也能领取满31-30”的美食外卖红包,1元吃午餐。
甚至会有工作人员在地铁站、街边拉路人宣推,从仓库直接取饮料,0.1元自提。
京东除了百亿补贴活动外,推出“15减10”“30减19”“40减28”“60减34”等促销活动外,还推出“各得16元外卖券”活动——提示用户分享给好友后最高可得16元。据了解,猪脚饭、现烤牛肉干等餐品,其优惠券力度达到“15减14”,“满20减21”的力度。
美团在外卖频道推出不同额度的优惠券,领券后餐品到手价在15元-30元。此外美团还推出神券膨胀活动,面向黑钻会员推出冰淇淋、茶饮免费券等大额优惠。
监管约谈后,各大外卖平台继续加码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对饿了么、淘宝闪购,还是美团、京东秒送,外卖大战都是一场不敢停下,不敢输掉的战争。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市场规模巨大。作为一个体量大、影响方方面面的行业,外卖行业的发展本应该是以差异化服务、分层品质和高质量服务为基准的正向发展。
但如今整个行业的发展遇到了波澜——行业开始低价格内卷,靠低价获得流量和订单,对于消费者和餐饮行业来说都有不好的影响,因此要想让行业摆脱内卷,进入到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各方携手打破“猜疑链”。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来源:红网
作者:松宛白
编辑:怀得祯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