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车险报行合一 最高能打掉多少手续费 “谁将受到”:最、大冲击
红网  发布时间:2025-07-27 16:31:56   

文丨燕梳志编丨半梳

当车险市场历经近七年“报行合一”的洗礼后,监管利剑终于指向更为复杂的非车险腹地。

近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犹如一剂猛药,直指行业积弊已久的“价格战、手续费畸高、隐性降费”等乱象。

毫无置疑,即将实施的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将对非车险市场带来诸多深层影响。

不过,无论影响有多广,破解“手续费畸高”乱象始终是监管的核心和破解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也是险企、中介机构、销售人员最为关注的焦点。

毕竟,与前端费率相比,后端的手续费更是关乎更多环节、更多中间人的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乃至灰色利益。

如是,深入剖析非车险“报行合一”实施后,理论上到底能够打掉多少“灰色手续费”,“灰色手续费”被打掉后,将给行业带来哪些积极长远意义,又将带来哪些短期不利影响?

1非车领域“灰色手续费”黑洞到底有多大?

一个触目惊人的非车险手续费真相

众所周知,在非车险市场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灰色手续费”黑洞。

以随车类的驾意险为例,分散性业务备案附加费用率最高为35%,理论上系统跟单手续费上限最高为35%,但市场上实际费用投放大多在50%以上。

这意味着每100元保费中至少有15元是“灰色手续费”。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互联网平台的诉讼保全责任险业务,系统跟单显示30%的手续费,实际支付却高达80%,中间的50%差额通过各种“技术服务费”等名目暗中输送。

事实上,除了上述列举的个别险种,其他诸如家财险、食责险、安责险、航意险等不少险种,均存在账外支付“灰色手续费问题”,可谓是不胜枚举。

非车险市场“灰色手续费”到底有多少

既然非车险领域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灰色手续费”黑洞。那么,非车险市场“灰色手续费”到底有多少,非车险“报行合一”后,理论上又能打掉多少“灰色手续费”?

尽管我们不可能研判和估测精准的数据,但可根据行业产品报备的附加费用率和市场费用实际投放情况,估测个大计。

先上一组数据:

2024年财险公司签单保费为16902亿元,其中非车险签单保费为7655亿元,占比45.29%;车险签单保费规模9247亿元,占比54.71%。

再上一组图表:

为了便于测算,我们再做以下5个假设:

假设1:所有的非车险业务及管理费均及时入账,不存在延迟入账现象。

假设2:鉴于无法获取2024年非车险中各细分险种的结构占比,假定2024年非车险各细分险种的结构占比与2023年1-10月一致,且系统跟单手续费率、业务及管理费率、实际附加费用率、产品报备附加费用率(约)保持不变。

假设3:因监管要求人身险回溯分散性业务附加费用率不超过35%,团体不业务超过25%,此处为便于测算,意外险附加费用率均按35%测算。

假设4:其他险种附加费用率按行业附加费用率上限50%测算。

假设5:因农险综合费用率有不超20%,且费用单独列支核算要求,在此假定农险不存在账外“灰色费用”问题。

根据上述数据、图表和假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经过估算,2024年刨去农险的非车险暨商非险理论“灰色手续费”高达418.83亿元,占商非险保费收入的6.81%。理论上,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后,将打掉非车险领域“灰色手续费”418.83亿元。当然,这些非车险领域“灰色手续费”也有一部分是车险费用分摊至非车险所致。但无论如何,打掉的都是行业的“灰色手续费”。

事实上,这些“灰色手续费”的产生,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灰色手续费”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非车险业务获取成本暨价格的一部分。

但不可否认时是,在2020-2024年行业非车险累计亏损约400亿元的情况下,这种畸形的“灰色手续费”,已经严重侵蚀了非车险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客观上要求监管给予重拳出击并予以治理。

2短期冲击:部分“灰色手续费”或再无腾挪空间,中介机构和销售人员利益将不同程度受损,前期存量垫资欠费解决将遥遥无期,市场短期阵痛难以避免

众所周知,任何深度改革的推进都难以一蹴而就,必然伴随阵痛与挑战。因非车险“报行合一”实施而打掉“灰色手续费”的这一新政,在给非车险领域带来长期利好的同时,其短期冲击亦不容忽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冲击:灰色空间被刚性压缩,部分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最直接的冲击是,那些严重依赖账外支付、高额隐形手续费来驱动业务的“玩法”将遭遇致命打击。监管通过严格的报备要求、系统强制跟单和回溯机制,极大压缩了费用腾挪的“暗箱”操作空间。

这意味着,部分险种中原有的畸形高手续费链条将被斩断。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仅靠“拼费用”生存的中介机构,以及部分依附于灰色利益的销售团队,其生存将面临较大挑战,短期内可能出现业务量骤降、收入锐减,甚至被迫退出市场。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第二个冲击:中介机构及销售人员利益面临调整阵痛

尽管长期看因“报行合一”实施而打掉“灰色手续费”的这一新政,有利于建立透明、公平、可持续的渠道生态,但短期阵痛不可避免。

过去,部分中介和销售人员享受了“灰色手续费”带来的超额收益。

新政下,系统跟单的手续费必须严格限定在报备的附加费用率内,且趋于透明化和合理化,其总体收入水平(尤其是来自灰色部分的)将面临普遍且显著的下行压力。

那些习惯于高手续费驱动、缺乏专业服务增值能力的机构和个人,感受将尤为明显。收入结构的调整和适应需要时间,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渠道人员流失或积极性受挫。

第三个冲击:历史遗留的存量垫资欠费问题解决前景黯淡

新政主要约束的是政策实施后的费用行为。对于历史形成的、中介机构或销售人员因拓展非车险业务而垫付的费用,特别是长期拖欠的前期车险账外手续费:

一方面,保险公司在严控新费用支出的压力下,更缺乏动力和资源去解决这些历史包袱;

另一方面,随着车险、非车险的“报行合一”,人身险的强制回溯,农险的综合费用率不超20%监管,险企即使有结余的费用,因为没有费用分摊出口,这些账外的“灰色手续费”或将再无解决可能。

如是,大量历史积压的垫资款和欠费很可能成为“无头账”,解决起来遥遥无期,成为压在部分中介和销售人员身上的沉重负担,甚至引发局部纠纷和舆论风险,这尤为值得关注。

第四个冲击:市场短期波动与阵痛或难以避免

行业新政必然带来适应期,非车险“报行合一”亦不例外。

险企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聚焦产品定价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提升;

中介机构需要重新定位自身价值,从“通道”转向“服务提供者”;

销售人员需要强化专业学习和服务能力提升。

这些,均需要时间积累、资源投入和持续的能力建设。因此,在此过程中,市场可能出现暂时的业务收缩、合作摩擦增多等现象,市场活跃度在短期内可能受到一定抑制。

同时,保险公司为满足合规要求而新增的管理成本(如系统升级、回溯分析、合规监控)也会在短期内推高运营成本。

3长远意义:将促使非车险市场深度变革,险企经营模式转变和监管效能系统性跃升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一旦强力落地,对“灰色手续费”的监管,其意义远不止于打掉或压缩“灰色手续费空间”、规范市场秩序。

更深层次看,它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将切除行业长期依赖“手续费驱动”的病灶,倒逼市场主体回归经营本源,重塑非车险生态,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远来看,其积极影响将在多个层面深刻显现:

对市场:终结非车险行业承保亏损现状,迫使市场竞争焦点战略转移,各方合规风险得以大幅降低

近几年来,非车险陷入“增量不增收”甚至“增量反亏损”的怪圈,畸高手续费是核心症结之一。“报行合一”通过刚性约束附加费用率,将直接挤出大量“灰色”手续费。

以上述估算的418亿元理论“灰色手续费”为参照,即使仅能压缩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将显著改善行业成本结构,终结非车险行业承保亏损现状,全面夯实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根基。

当“烧钱抢份额”的模式难以为继,市场竞争的手段和逻辑也必然发生根本性转变。可以说,未来非车险行业的竞争,将围绕三个核心维度展开。

其一,精准的风险定价能力。能否基于更精细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识别,科学厘定费率,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其二,深度的风险管理服务。能否为客户提供超越保单本身的防灾减损、风险咨询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和价值;

其三,创新的产品设计能力。能否敏锐洞察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场景化的保障解决方案。最终,市场竞争的焦点将彻底从“谁给的手续费高”的低层次拼杀,转向“谁的风险管理做得好”、“谁的服务更专业”、“谁的产品更贴合需求”的价值创造比拼。

与此同时,费用透明化、操作规范化也将大幅降低险企、中介机构及销售人员在业务拓展中的合规风险与监管处罚风险,有利于从风险源头上营造良好的合规发展环境。

对产品:虚高附加费用率被“挤水分”,产品回溯机制倒逼前端真实费率下降

“报行合一”的核心在于“报”与“行”的一致性和回溯机制。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产品报备时虚报的、远高于实际运营所需(实则为灰色费用预留空间)的附加费用率将失去存在基础。监管要求实际执行费用率不得高于报备水平,并通过回溯进行严格验证。对于众多实际运营效率尚可、但因市场竞争被迫预留高额“通道费”的优质险种,其报备的虚高附加费用率将被迫“挤水分”,向更贴近真实成本的合理水平回归。

更关键的是,费用率的刚性压缩和透明化,将倒逼险企重新审视产品的整体定价结构。当后端费用水分被大幅挤出,前端(纯风险)费率的合理性将更清晰地暴露在回溯机制和市场竞争之下。

为了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满足监管回溯要求,险企必然有动力也有压力去优化风险模型、提升风控能力,从而推动前端纯风险费率同步下降。这将使保障成本更真实地反映风险水平,最终让利于广大保险消费者,提升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和社会认可度。

对险企:促使险企经营模式由规模导向转向效益优先、费用驱动转向价值创造、同质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

“灰色手续费”被打掉后,将倒逼实现实现经营模式的三个根本性转变。

一是由规模导向转向效益优先。在“报行合一”的硬约束下,单纯依靠高手续费驱动业务规模扩张的模式将失效甚至带来巨大亏损风险。险企必须将经营重心从追求保费规模转向追求承保利润和业务质量,精打细算每一单业务的成本与收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二是由费用驱动转向价值创造。过去,非车险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费用战”。新规将迫使险企从比拼“谁更敢给钱”转向比拼“谁能创造更多价值”。这包括提升精算定价能力、加强核保风控、优化理赔服务、拓展风险管理咨询、深化科技应用降本增效等。价值创造能力将成为险企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由同质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当手续费空间被锁死,产品和服务的高度同质化将难以为继。险企必须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技术特长和对特定客群/行业的深刻理解,在风险细分、产品设计、服务模式上寻求差异化突破,深耕细分市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避免在红海中恶性竞争。

对中介及销售人员:系统跟单手续费将与市场实际业务拓展成本一致,垫资欠费顽疾有望根治

过去,中介机构和销售人员为了获取优质业务,常常需要在系统跟单的名义手续费之外,预先垫付一些“灰色手续费”。

尽管承保险企也承诺支付这笔“额外手续费”,但不少险企往往因费用预算不足、“费用出口”受限等因素拖欠这些“额外手续费”。

非车险“报行合一”后,系统跟单手续费将与市场实际业务拓展成本一致,中介机构和销售人员将不存在预先垫付现象。

这样,就从源头上规避了垫资欠费乱象的发生,困扰行业已久的垫资压力和欠费风险有望得到根本性缓解。

对监管机构:“报行合一”监管闭环成型,全险种协同监管成型

“报行合一”在非车险领域的全面推行,标志着监管思路的重大升级。它不仅仅是针对单个险种的费用管控,更是构建了一个覆盖产品报备、费用列支、系统跟单、回溯校验全流程的监管闭环。

这个闭环使得监管机构能够穿透业务表面,精准识别和打击账外支付、虚列费用等违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监管从过去相对割裂的、按险种(如先车险)逐个突破的模式,转向全险种协同监管的新阶段。

监管机构能够以“报行合一”为核心抓手,统揽财险公司所有业务的费用合规性,进行整体监控和风险研判。这种系统性监管框架,不仅大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显著增强了监管的威慑力和实际成效。

同时,非车险与车险“报行合一”经验的协同互鉴,也将促进监管规则和手段的持续优化,产生强大的监管协同效应,为整个财险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后记:418亿元手续费挤出效应的背后

此次非车险“报行合一”改革,是一场触及行业深层的系统性变革。418亿元手续费的挤出效应,不仅是对灰色利益链的“外科手术”,更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范式转换。

这场监管驱动的重塑,正倒逼市场主体校准发展坐标——当虚幻的泡沫被刺破,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

当前,中国财险业正处于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尽管非车险“报行合一”新政带来的诸如合规成本刚性上升、部分业务暂时收缩、渠道利益格局重构等短期阵痛不可避免。

但长远视之,改革将推动行业加速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跃迁。对财险公司而言,唯有做深做实风险精算能力、做精做细服务生态构建、做强做优产品创新能力,推动自身从单纯的风险转嫁工具向综合风险管理服务商进化,方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先机、立于不败。

诚然,转型之路虽伴阵痛,但前景必定更加光明。正如经历近七年“报行合一”淬炼的车险市场,其展现的良性态势正是非车险改革前景的最佳注脚。

未来的市场,必将属于那些深刻理解风险本质、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并将风险细分、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服务做到极致的保险主体。

当行业彻底摆脱手续费依赖,中国非车险市场有望在健康险、责任险、科技保险、绿色保险等新兴领域,孕育出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服务新范式。

事实上,这场非车险改革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当下市场秩序的规范,更在于为行业开启了面向未来的进化空间。当竞争焦点从“费用抽屉里的暗战”转向“服务舞台上的明赛”,中国非车险市场或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6月13日、14日,河南多地发布人工增雨公告。提醒:任何组织和个人若发现未爆炸或爆炸不完全弹头、弹药碎片或火箭弹残骸,切勿擅自移动、藏匿、拆解和损毁等,请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人工影响天气有关部门,或者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

延伸阅读:与 非车险报行合一 最高能打掉多少手续费 “谁将受到”:最、大冲击 的相关文章
那尔那茜事件涉事人员将被严肃追责
曝短剧演员郑锋霸凌工作人员
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
尚公主官宣
乘客拍下飞机上有人多次吸电子烟
下半年巨蟹座翻身做主
伊朗导弹射程内有座美军基地
许嵩玫瑰花的葬礼全损音质
医院过度医疗患者手术率超
海口铁笼关幼童父亲称不卖孩子

(原标题:非车险报行合一: 最高能打掉多少手续费, 谁将受到最大冲击?)
来源:红网  作者:宰溶  编辑:林雅慧
返回
临沂车夫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