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24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评估指数2025》发布。在该指数评估的40个国家当中,我国在总体人工智能治理水平方面居首位。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评估指数项目于2023年启动,首版指数于2024年2月发布,覆盖了14个评估国家,初步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的基准评估框架。该指数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介绍,本年度指数评估在2024版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增设评估指标、扩大评估国家覆盖范围、优化数据基础,呈现了对各国人工智能治理水平、国际治理格局和趋势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评估的40个国家,在过去1年内共有超过42万名研究人员发表了超过20万篇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出版物。截至2025年3月,这些国家已经开发了375个大型人工智能系统,并拥有8000余个托管数据中心支持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活动。
40个国家的表现总体可划分为三个梯队,我国凭借更为连贯且稳定的人工智能治理政策,排名由2024年的第二名上升至首位。指数总分与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总体正相关关系,高收入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治理工具方面,明显优于中高和中低收入国家组。
“指数可以反映出,不同国家在人工智能治理水平的不同方面和维度存在明显差异,人工智能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在面对人工智能风险时,会缺乏必要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务必要补足。”曾毅表示,统计发现,2024年记录在案的人工智能风险事件数量较2023年大幅上升,增长了约100%。各国公众普遍认可人工智能在推动创新和提升效率方面的潜力,但对相关的伦理与现实风险仍持谨慎态度。
该指数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安全与超级对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远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同撰写并发布。在指数评估过程中,团队整合了多源证据,包括政策文件、治理实践、科研产出及风险事件等,构建了统一的比较基准,更加客观地刻画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现状,帮助各国识别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优势、短板与系统性约束。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