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官方近日宣布,备受期待的两款战略新车——全新奥迪A5L与纯电动奥迪Q6Le-tron,将共同于今年8月7日正式上市销售。这两款产品代表了奥迪品牌在传统动力优化与高端纯电动领域的最新探索,它们的登场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奥迪A5L:本土化定制的智能运动座驾
即将上市的国产奥迪A5L并非简单引入海外版车型,而是在其设计语言基础上,进行了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定制。其核心亮点之一是与华为合作的乾崑智驾系统的融入,这使其在智能驾驶辅助层面较之前代车型有了质的飞跃。该智驾系统依托双激光雷达、多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构成融合感知网络,目标是为用户提供覆盖高速及城市场景的智能领航能力,并支持便捷的自动泊车与实用的100米记忆倒车功能。
设计上,A5L延续了海外版本的精髓,进一步强化运动属性。标志性的六边形格栅尺寸扩大,内部蜂窝网状结构与熏黑奥迪标识的结合,传递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前大灯拥有编程功能,可呈现多种数字灯光签名。流畅的车侧线条配合半隐藏式门把手,不仅降低了风阻,也增添了现代感。其车身长度接近4.91米(4908mm),轴距达到2969mm,相比海外版增加了77mm,显著提升了后排空间表现。车尾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式OLED尾灯,利用364个发光单元实现精细化显示效果。双边双出排气彰显运动特质,中国市场专属的青城绿和丹霞棕车漆也提供了更多个性选择。
坐进A5L车内,其着力营造的科技氛围和细腻质感颇为明显。环抱式座舱设计倾向驾驶者,大面积的软性材质、真皮包覆与金属饰件提升了触感。数字交互核心由一块11.9英寸的超薄OLED仪表屏、14.5英寸的中控主屏以及融入仪表台的10.9英寸副驾娱乐屏组成。真皮打孔方向盘握感舒适,抬头显示系统将关键驾驶信息投射于挡风玻璃,提升行车专注度。车顶配备的102颗LED构成的RGB星空顶,能与氛围灯联动,可调节亮度和“透光模式”,带来独特的座舱氛围体验。
动力方面,新车全系搭载第五代EA888系列2.0T发动机,提供两种输出规格。150kW的动力版本与200kW(含48V轻混系统)版本共同组成产品阵列。发动机应用了VTG可变截面涡轮技术,意在优化不同转速下的响应性。所有车型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并可选装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功率的2.0T+48V车型,它引入了HDI奥迪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这套P3架构的混联系统,其集成于传动轴的电机可提供额外的18kW动力输出辅助,并在制动时实现最大25kW的能量回收功率,由此支持有限的纯电行驶场景,例如城市拥堵或停车场内的纯电蠕行及泊车。车辆还标配了随车速动态调整转向力度的渐进式转向系统,底盘则采用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高性能版本可降低车身高度20mm。
奥迪Q6Le-tron:PPE电动平台的国产启幕者
作为一汽奥迪引入国产的首款基于高端PPE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的车型,Q6Le-tron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同样搭载了华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设计层面,Q6Le-tron保留了奥迪SUV家族鲜明的辨识度,同时融入了专属的电气化元素。前脸采用了更一体化的封闭式设计,熏黑处理增强了整体感。独特的LED日行灯具备动态灯光交互能力。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84/1965/1694mm,以不到4.9米的车长实现了2995mm的轴距,定位于中型纯电SUV市场,其侧面造型流畅,采用了新样式的车门把手。车尾依然是熟悉的贯穿式灯带设计,整体造型圆润饱满。
进入Q6Le-tron的座舱,映入眼帘的是以多联屏为核心的数字化体验。由11.9英寸仪表盘与14.5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宽幅曲面屏构成了视觉重心,前方辅以10.9英寸副驾娱乐屏,并通过88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将导航等信息立体投射在驾驶者视野前方。座椅采用一体式头枕设计,强调了支撑与包覆性。
动力与能效是电动车的关键。后驱布局的Q6Le-tron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205kW的驱动电机。其核心配备的是宁德时代提供的800V三元锂电池组,这一高压平台支持高达270kW的峰值直流快充能力,官方数据表明仅需20分钟左右即可将电量从10%补充至80%,显著缓解里程焦虑。其CLTC工况下的最大续航能力为765公里。
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奥迪A5L凭借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智能化能力的升级以及在传统动力基础上的电气化尝试(混动技术),力图在豪华B级轿车领域吸引追求运动与科技的客户。而奥迪Q6Le-tron则承载着开启PPE国产化序幕的重任,凭借800V高压快充平台及长续航里程,力求在竞争激烈的高端纯电SUV市场赢得立足点。一汽奥迪为A5L三款配置(运动版Plus、运动版quattro、领航版)公布的初期售价范围已被市场所知晓,Q6Le-tron也已在近期车展上展开预售。这两款凝聚了品牌最新技术与本土化智慧的新车,其最终市场接受度,将在8月7日正式亮相后接受消费者的检验。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