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车主林女士最近很闹心:十多万买的新能源车才开不到四年,4S店检测说底盘损坏,光修个底盘就报价6万多!她气得直呼:“花十来万买的车,以为能开七八年,现在看是想多了!”
更夸张的是,有车主电池包轻微变形,维修费竟高达近18万——这钱都够买辆新燃油车了。
🔧为啥修车贵到离谱?
1.“只换不修”成常态:新能源车像精密电子设备,一体化设计导致小伤就得整体换,成本翻倍;
2.技术垄断:70%三电维修需车企云端授权,第三方连故障代码都读不懂;
3.配件卡脖子:原厂配件流通率不足30%,副厂件几乎买不到。
🚗车主陷两难困局
选4S店:钱包遭殃,年均维修支出比油车高65%;
选第三方:要么被拒修(解码显示“未经授权操作”),要么触发“脱保”——85%车企以“私拆”为由拒保。
更魔幻的是,上海两名师傅因解锁某品牌锁死电池,竟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汽修行业瞬间人人自危。
🌱破局曙光初现
政策已出手:今年1月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车企开放技术、降低维修成本;部分车企如比亚迪试点开放——持证第三方维修后APP报备,可不影响质保;博世等巨头推出新能源专修方案,全国200家“迅维”门店用修手机技术修车机电脑,47分钟搞定死机故障省下万元。
🔑专家喊话车企:学学欧盟《汽车可维修法案》,公开基础协议和故障码!毕竟“车卖给了用户,钥匙不能还攥在车企手里”。
科技本该服务人,而非制造“技术囚徒”。当百万车主修车自由都要看车企脸色,这场博弈终需共赢解。
你的电车修过吗?花了多少钱?评论区吐槽!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