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港口交易或许真的要卖了,只不过现在的情况,和3个月前并不一样。
今年3月份的时候,李嘉诚突然宣布要把旗下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
由于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在巴拿马港口拥有和运营两个重要港口,一旦这两大港口被美国财团占据,则严重影响中国的海运和国家安全。
事情发酵以后,闹的很大。在国家安全的底线之下,中国监管机构开始介入进行审查。而如今,已经有了最新消息。
根据彭博社和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一家中国国企将加入本次并购案。如果中国国企不加入,那么中国将不会通过这次并购案的审批,迫于压力,美国财团贝莱德已经考虑妥协。
这件事儿的内幕情况到底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嘉诚港口交易背后的一系列秘密,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李嘉诚卖港口,中国国企要求接管
为什么李嘉诚不愿意把港口卖给国企?这是我们很多人当初考虑的问题。因为对于李嘉诚来说,既然是卖资产,无非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管是卖给美国人还是卖给中国企业,只要谁给钱多,谁把资产买走就完事儿了。
但是或许是由于李嘉诚最近几年主打“全球化”。如果把资产卖给美国人,那么在布局全球资产方面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也或许是因为美国人开价很高,给钱爽快,具体原因我们或许只有李嘉诚自己知道。
但是,李首富或许忽略了这一点,任何一个损害国家利益的并购案都需要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核,如果恶审核不通过,那么并购将不能成立。
所以从3月份到7月份,李嘉诚的“卖港口”方案依然仍在谈判。3月份的时候,有网友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既然这些港口涉及国家利益,那么不如让国资来“接盘”。
其实,李嘉诚的港口一直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不管是从战略重要性还是长期现金流来看,接盘李嘉诚的港口是稳赚不亏。美国贝莱德之所以要拿这部分资产,甚至和意大利船王一起运营港口?就是因为李嘉诚眼光独特,这部分资产,就是“肥肉”。
所以根据最新消息,中国某国企正在申请加入接管43个港口,其中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在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入口和大西洋出口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而这次中国国企的加入,其实也是美国方面被迫同意的。
贝莱德投降,中美欧吃下蛋糕。
因为美国知道,想要吃掉李嘉诚的港口,就必须分中国自己一杯羹,让中国国企在其中占据一定的股份和份额,这样我们的监管机构才会同意这一份并购案。
如果按照之前的预想,43个港口的决定权和所有权全部都由美国和意大利船王把持,那么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那么目前的谈判方案是什么情况呢?网上目前流传着一个版本。那就是美国贝莱德占45%的股份,中国国企占据30%的份额,负责运营的意大利船王,地中海航运占据25%的分割。
所以这次可能是中国,美国,欧盟三大势力共同瓜分李嘉诚抛出的蛋糕。而中国在意的其实并不是其中的经济利益,而是战略和安全,所以我们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中国需要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43个港口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的运作事项,需要经过中国的同意,如果涉及到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问题,比如美国提出:中国船只停靠美国港口,需要缴纳高额的“停靠费”。
如果中国国企不参合进来,那么很显然,以后中国船只停靠这43个港口都必须缴纳高昂的服务费和税费。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的加入,类似的霸王条款将无法再这43个港口实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加入其中,拥有“否决权”的原因所在。
同样由于有中国的加入,李嘉诚卖港口就需要三方协调利益分配了。这就和3月份当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时的条件规定,双方给了145天的谈判期限,所以7月27日之前双方应该会谈出结果。
但现在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将加入进来,那么三方将会进行谈判。截至目前,贝莱德和长和都拒绝回应。
不过中国的态度也十分明显,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就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过答记者问表示: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并指“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
很显然,既然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那么李嘉诚就很难从这次交易中,做吹“卖国”的举动。而国企加入其中以后,更是会以国家利益而非经济利益为优先了。
当然,后续我也会持续关注这笔交易案,不会让李嘉诚轻易“跑了”。而在监管部门和国企的介入之后,43个港口的战略和国家安全,也算是彻底保护了,这也是我们最在意,最想看到的好消息。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点赞、评论,赞赏。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