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张去年花了35万买了辆增程SUV,结果今年见面就叹气:“省油?省个寂寞!这车纯电标200公里,实际开空调跑个130公里就报警,冬天直接腰斩到80公里。油箱加满跑高速,油耗飙到9个油,比我那台老燃油车还费钱!”
老张的遭遇不是个例。增程车打着“续航破千”的旗号收割市场,但六大硬伤让车主们直呼上当:
1.车价贵得离谱
同一品牌同尺寸的纯电车卖25万,增程版敢卖35万!多花的10万块,买的就是那台“发电专用”的小排量发动机。车企美其名曰“技术溢价”,实则是把研发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更扎心的是,二手市场根本不认账——三年车龄直接贬值50%,车商收车时连连摆手:“这电池衰减太快,谁敢接盘?”
2.纯电续航“水分比海绵还大”
厂家标称的纯电续航,都是在25℃恒温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到了现实世界,堵车、开空调、低温环境三重暴击,续航直接打七折。有车主吐槽:“夏天开高速,电量像手机开5G一样狂掉,油门都不敢踩!”
3.亏电油耗堪比油老虎
一旦电池电量低于20%,小发动机就得嘶吼着发电。能量经过“燃油→发电→驱动”两次转换,40%的能量白白浪费。实测某热销增程车高速馈电油耗9L/100km,比同级别燃油车还多烧2升油!
4.噪音吵得脑仁疼
满电时安静如图书馆,亏电瞬间变菜市场!增程器启动时像拖拉机突突响,高速上还得叠加风噪胎噪。有车主自嘲:“开车得靠吼,音乐开最大也盖不住!”
5.电池衰减快过手机
增程车电池普遍只有30度电,每天通勤充放电频率是纯电车的3倍。开三年健康度跌到75%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同里程纯电车还能保持90%以上。换电池?准备好5万起步!
6.充电慢到“罚站”
别看电池小,充电速度更憋屈!纯电车用800V超充10分钟补能400公里,增程车却卡在50kW功率慢慢爬。电量充到80%后进入“龟速模式”,眼瞅着隔壁纯电车潇洒走人,自己还得干等半小时。
技术路线之争早有定论:丰田死磕混动,比亚迪押注插混,就是因为看透了增程式“能量转换效率低”的死穴。如今固态电池和超充技术突飞猛进,纯电续航突破700公里已成常态,增程车的遮羞布正在被扯下。
说句掏心话:
如果你充电方便,直接买纯电;如果常跑长途,选插混更实在。至于增程车?除非你家有矿还特爱听发动机交响乐,否则真的别碰!车企吹得天花乱坠的“全能王”,不过是技术过渡期的“韭菜收割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延伸阅读:与 增程车六大坑 掏空钱包还遭罪 看:完你还会【考虑||增程】车吗 的相关文章